迈乐生物 , 光动力质量领域的领先者 !

探索迈乐

SpyGlass途径胆管癌光动力治疗为患者带来光明

2023 - 07 - 03

来源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EBdvDX9MP0k1od3yuTHG_w



文章题目:SpyGlass-Guided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Unresectable Cholangiocarcinoma: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.

影响因子:5.738

作者:Jiangjiao Zhou1*, Li Xiong1, Wei Liu1, Chun Liu1, Chao He1, Heng Zou1,Yu Wen1 and Liangwu Lin2*.

单位:1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, 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,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, Changsha, China,

2 Powder Metallurgy Research Insititute,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, Changsha, China

出处:Frontiers in Oncology, 2022, 12: 890735.




患者为51岁男性,因黄疸入院,诊断为远端胆总管癌T4NXM0,患者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(PTCD)后出院。出院后,PTCD引流管每天引流约800 mL的胆汁,血清胆红素逐渐下降,由于肿瘤侵犯肝动脉,手术风险极大,患者拒绝手术治疗。后因需要拔除PTCD管再次住院治疗,入院后进行ERCP手术,放置胆道金属支架,并取出了PTCD引流管。出院后,患者拒绝接受进一步治疗。患者在16个月后再次出现黄疸,并再次住院。ERCP结果显示,胆道支架被肿瘤组织和胆汁泥浆填充和堵塞。因此,取出胆道金属支架,并在左右肝管内放置双层塑料支架。向患者交代病情后,建议给予肿瘤光动力治疗(PDT)。

患者经ERCP和SpyGlass途径行PDT治疗。治疗结束后,病灶处放置了一个塑料支架。一个月后,进行了SpyGlass检查,发现大部分肿瘤均已坏死。清除坏死组织,快速病理诊断,仅见炎症细胞浸润,未见腺癌细胞。然后保留塑料支架。截至发稿为止,患者没有黄疸,无其他特殊不适。


以下病例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,已保护患者隐私,仅供学术交流使用。

病例基本信息:

性别:男

年龄:51岁

主诉:黄疸。


病史描述

现病史

患者为51岁的已婚男性,因黄疸到当地医院就诊。磁共振胰胆管造影(MRCP)显示肝内和肝外胆管扩张,病变位于胆总管远端。内镜下进行鼻胆道引流术(ENBD),活检显示乳头状发育不良和胆管上皮癌变(分化良好的腺癌)。ENBD后10天后,患者血清胆红素下降不明显,遂来我院就诊。           


入院检查

肝功结果显示:总胆红素为360.2µmol/L,直接胆红素为286.1µmol/L。

MRCP提示:肿瘤位于胆总管远端,大小约19mm×16mm×30mm,肝总动脉侵犯。肝内和肝外胆管明显扩张,胰管未扩张,并在十二指肠副乳头内分别输出。无肝脏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。


临床诊断

临床诊断:远端胆总管癌T4NXM0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
治疗过程

2020年2月21日首次入院后患者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(PTCD),并于2020年3月5日出院。出院后,PTCD引流管每天引流约800 mL胆汁,血清胆红素逐渐下降,由于肿瘤侵犯肝动脉,手术风险极大,患者拒绝手术治疗。后因需要拔除PTCD管再次住院治疗。

2020年3月26日第二次入院治疗。血检结果显示,血清总胆红素为111.9µmol/L,直接胆红素为94.5µmol/L。于2020年4月2日进行了ERCP手术,放置胆道金属覆盖的支架,并取出PTCD管。出院后,患者拒绝接受进一步治疗。

患者在16个月后再次出现黄疸,并于2021年10月29日第三次入院。ERCP结果显示,胆道支架被肿瘤组织和胆汁泥浆填充和堵塞。因此,取出胆道金属支架,并在左右肝管内放置双层塑料支架。

光动力诊疗思路

患者诊断明确,肿瘤侵犯肝动脉,手术风险极大,患者拒绝手术治疗,给予外引流、内引流保守治疗,经上述处理后患者胆道支架被肿瘤组织和胆汁泥浆填充和堵塞,并再次出现黄疸,结合患者情况可考虑给予精准微创的肿瘤光动力治疗,杀灭肿瘤组织,疏通胆道,抑制肿瘤生长。

光动力治疗过程

2021年11月26日经ERCP和SpyGlass路径,直视下到达病灶处,并进行胆管肿瘤活检(视频1)。病理结果为高分化腺癌,然后插入光纤行肿瘤PDT治疗,术后放置塑料支架。

术后第二天,再次使用SpyGlass进行检查(视频2)。结果显示:大部分肿瘤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改变,肿瘤最上缘少数肿瘤组织缺血性坏死较差,再次置入光纤对胆管上端采用肿瘤PDT治疗。治疗结束后,放置了一个塑料支架。

术后一个月后,再次进行SpyGlass检查,发现大部分肿瘤均已坏死(补充视频3)。清除坏死组织,行快速病理诊断,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,未见腺癌细胞。然后保留塑料支架。截至发稿为止,患者没有黄疸,无其他特殊不适。




心得体会

  • 对于本案例,通过单纯的放置胆道内支架来引流的效果并不理想,肿瘤可以快速浸润支架并导致堵塞。而肿瘤PDT治疗可导致胆管内肿瘤组织出现明显的坏死和脱落,这对维持胆管的通畅、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• 对于ERCP引导下的胆管癌PDT治疗,病变可以通过胆管造影进行定位和治疗。然而,胆管癌的胆管造影依赖于间接的影像,定位的准确性欠佳。在SpyGlass的直视下,肿瘤的位置和光纤的放置更加准确,这种准确性对于胆道和胰管的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(IPMN)尤为重要。

  • 对于胆管癌,自2011年以来,许多学者尝试使用SpyGlass引导的PDT治疗胆管癌,显示了有效性和安全性,此外SpyGlass还可以用于评估PDT的效果。




返回上级

渝ICP备19004468号-1

渝公网安备 50011302001672号

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:(渝)-非经营性-2021-009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