迈乐生物 , 光动力质量领域的领先者 !
文章题目:Intraoperative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tracheal mass in non-small cell lung cancer: A case report.
影响因子:1.1
作者:Hee Suk Jung 1, Hyun Jung Kim 1, Kwan Wook Kim 2
单位:1Department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, CHA Bundang Medical Center, Seongnam-si 13496, South Korea.
2Department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, CHA Bundang Medical Center, Seongnam-si 13496, South Korea.
出处:World J Clin Cases. 2023 Jun 6;11(16):3915-3920.doi:10.12998/wjcc.v11.i16.3915.
患者为有吸烟史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74岁男性,诊断为右下叶腺癌和气管内鳞状细胞癌。经多学科会诊后制定了一个肿瘤切除联合肿瘤PDT的治疗计划。气道内肿瘤通过气管切口切除,然后气管腔内行肿瘤PDT,再行右下叶切除术。患者术后第3天接受第二次肿瘤PDT治疗,术后第10天出院,无并发症。术后肿瘤组织病理学提示肿瘤浸润周围淋巴结,因此在术后 6 周开始辅助化疗。术后3个月的支气管镜检查显示气管黏膜正常,切除部位有瘢痕,随访15个月气管和肺部无肿瘤复发。
以下病例来自韩国CHA医疗中心,已保护患者隐私,仅供学术交流使用。
病例基本信息:
性别:男
年龄:74岁
主诉:间歇性咯血1+月,加重伴呼吸困难1周。
病史描述
现病史
患者为74岁老年男性,入院前1+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痰中带血,1周前咯血症状加重伴呼吸困难,遂来院就诊。
既往史
患者有吸烟史,半包/天,有中度至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。入院前两年,因稳定型心绞痛接受了PIC支架置入治疗。
入院检查
胸部计算机体层成像扫描显示:右侧气管中壁存在肿块,右下肺叶有3cm肿块。
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,发现气管内肿块,气管阻塞程度70%。
临床诊断
临床诊断:肺腺癌合并支气管肺鳞癌。
诊疗思路
患者诊断明确,气管切除和气管吻合术是气管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。然而,这种手术的主要难点在于病变范围过长时会增加吻合口部位的张力,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,例如气管分离、肉芽肿形成或气管吻合口处的再狭窄。虽然研究结果各不相同,但专家共识认为,当超过3-4cm的气道被切除时,与气道分离相关的并发症几率会急剧增大。研究表明,PDT可有效控制远端气管中的残留肿瘤,因此,术中在气管壁上做一个切口,切除大部分肿瘤,再使用PDT照射瘤床。该方案能够避免气管节段切除术所带来的吻合口部位发生瘘的风险。
光动力治疗过程
手术过程中,切开气管,暴露肿瘤(图A箭头);使用电灼圈套在其底部切除肿瘤后,再将柱状光纤放入气管腔中,光纤治疗端覆盖在瘤床上照射(图B)。
术后患者转移到重症监护室后,在手术后第3天,再次使用支气管镜进行第二次PDT。患者术后第10天出院,无并发症。由于肿瘤组织病理学提示肿瘤浸润周围淋巴结,因此在术后6周开始给予辅助化疗。
术后随访
手术后3个月进行的支气管镜检查显示:切除部位健康粘膜组织再上皮化,气管愈合良好(见下图)。15个月随访期间未观察到肿瘤复发。
心得体会
对于本案例,使用手术切除联合术中PDT的方案成功治疗肺癌合并气道内肿瘤患者。在气管壁上做一个切口,切除大部分肿瘤,再使用PDT照射瘤床的这种方案能够避免气管节段切除术,从而避免吻合口部位发生气管瘘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