迈乐生物 , 光动力质量领域的领先者 !
专家介绍
陈斌教授
粤北人民医院
粤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主任
内窥镜诊治中心 主任,主任医师
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科分会委员
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,胃食管静脉学组副组长
韶关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
广东省基层医药消化及内镜分会、中西医脾胃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
亚太肝病联盟广东联盟常务理事
广东省医师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
广东省预防医学消毒学专业委员会委员
患者57岁,男性,被诊断为食管早癌,考虑到病灶广泛遂选择光动力(PDT)治疗。术后6月患者原发食管病变位置活检显示病理完全缓解。
以下病例来自粤北人民医院,已保护患者隐私,仅供学术交流使用。
病例基本信息:
性别:男
年龄:57岁
入院时间:2020年8月24日
主诉:发现食管早癌1周。
病史描述
现病史
患者约1周前因反复上腹痛、咽喉部不适2月余来我院门诊就诊,行胃镜检查发现“食管浅溃疡”,局部活检病理提示局部鳞状上皮中-重度非典型增生,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,收入我科。患病以来,精神、食纳、睡眠尚可,大小便正常,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。
既往史
既往否认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脏病病史,否认外伤及输血史,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,预防接种史不详。
查体
无特殊。
胸部CT
2020年08月15日胸部CT:未见明显肿物及肿大淋巴结。
入院检查
胃镜
2020年08月19日术前胃镜:
图A、B:普通胃镜发现距门齿35cm一浅溃疡灶,大小约1.2cm*0.4cm。
图C:NBI+放大模式可见部分区域IPCL扩张、迂曲,管径不一,呈V1型,局部呈袢状,呈V2型,考虑肿瘤性病变,可能浸润深度达粘膜固有层(m2)
胃镜及碘染色
2020年08月25日术前胃镜及碘染色:
碘染色发现:食管距门齿30cm多发条索状、不规则边界欠佳的淡染区域, 35cm处浅溃疡灶边界欠佳,粉红征阳性。
超声胃镜
2020年08月25日术前超声胃镜:
超声胃镜提示:食管距门齿35cm处粘膜层回声稍低,黏膜肌层、粘膜下层、固有肌层、外膜层回声连续完整,未见肿大淋巴结。
临床诊断
入院诊断:早期食管癌T1N0M0 。
诊疗思路
相关指南推荐食管癌的癌前病变,如:食管黏膜上皮内瘤变可选择光动力治疗;该患者诊断明确(早期食管癌T1N0M0)考虑到病灶广泛,遂拟行食管早癌光动力治疗。
循证依据
光动力治疗方案
食管光动力术前准备
完善血常规、凝血功能、胸片及心电图等术前检查无明显异常。
2周内的胃镜报告。
签署知情同意书。
采用富士内镜操作。
无痛麻醉下操作。
光动力设备:激光硬件设备、光纤和配套附件等。
2020年08月29日:静滴喜泊分
按照3mg/kg的剂量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,在1h内滴注完毕。
滴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,光敏剂输注过程中要注意避光。
2020年08月31日:第一次光动力治疗
2020年09月1日:第二次光动力治疗
光动力治疗过程
第一次照射(2020年08月31日):
距门齿35cm下段可见一1.2cm前溃疡灶,予PDT治疗,功率500mw,时间600s,照射总能量300J。
距门齿30处条索糜烂灶予PDT治疗,功率500mw,时间600s,照射总能量300J。术后观察食管27-35cm粘膜充血糜烂,未见活动性出血。
第二次照射(2020年09月1日):
考虑患者病灶范围较广,初次激光照射后24小时内第二次进行复照。
距门齿35cm病灶出再次予PDT治疗,功率500mw,时间600s,照射总能量300J,可见食管27-35cm粘膜水肿糜烂明显。
术后随访
术后一个月复查胃镜提示:食管27-35cm可见弥漫浅溃疡性改变 。
术后三个月复查胃镜提示:食管中下段粘膜充血,稍粗糙,多点病理活检:食管炎症。
术后六个月复查胃镜提示:食管中下段条索状疤痕改变,局部病理活检结果提示食管炎,考虑完全缓解。
心得体会
PDT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,在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治疗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具有较好的组织选择性、高效、低毒的优点。
准确把握食管早癌PDT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,熟悉掌握PDT技巧,事半功倍。
重视PDT术前准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与处理。